舍不得的那些早已失去
突然想有个帅哥陪着,亲吻,诉说,谈恋爱。或者,不“谈恋爱”,就只是互相沉浸在心满意足的气围里,就像收藏美好,在大把的时间的沙漠里收藏绿洲。还记得特别美好的片断,就是香港山顶的求婚(我没答应)、泰国船上合影、坐大船去瑞典还是哪里,看大海的波浪、在一棵开满花的树下躺着唠嗑,风一吹花瓣洒下来……
晚上一个人想到这些,可惜手边也没有酒。只好叹一口气。想到这些,也许是热烈的青春期与相对平静的成年生活之间的对比太过强烈吧。我常在微博上看到读者留言说,我的小说陪伴了他们的高中或者大学生活,现在一切物是人非,他们就很怀念那时的我们,那时的青春。80后是失落的一代,允许理想主义的时光短暂到只有几年,随后便被生存的危机给吓倒了。90后比我们聪明,也比我们宽裕,一上来就开始创业,哪有当年我们那么多文艺青年想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文艺范儿呢。这并不说明我们就不幸福,有过一段完全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人生的生活,是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记忆。那些有过而后来忘记了或者放弃了自己理想的人,他们的眼神里往往会流露出一种茫然,那种眼神让我很心疼,就像看到一个失去了珍宝的人,无能为力。
下午,开车去法语联盟还书。我已经不去上课了,书也迟迟未还。看到三环堵车,身边人问我“你对这里有什么舍不得的吗?”“没有。”我狠狠地说。然后又补充了一句,“那些舍不得的都已经变了。”
舍不得的是充满着摇滚青年的那年的五道口,大冬天我们坐公共汽车或者骑自行车去看演出,因为没有钱打车,更没有私家车。舍不得的是有许多把艺术当成生命来追求的北京,如今他们四散,如同蒲公英。舍不得那时我住过的菊儿胡同的小楼,院里有两棵美丽的树,一到春天,就开出粉红色的花朵,那时候南锣游客还不多,地上铺着的还是青石板,奶酪店的味道很正,没人排队,现到现吃;舍不得的是那时的我们,充满豪情,坚决不信命运的捉弄,相信靠才华和努力能够改变人生。现在我有的,都是些没用的东西,完全无法改善生活,甚至经常扰乱生活。然而豪情还在,压在心底,等待释放的那一天。
北京是个你从来都无法完全拥有的城市,也是个从来都不会彻底抛弃你的城市。因此,离开也不代表我就失去了北京。